为探寻校史脉络,传承立德树人初心,近日,澳门六合彩官方网址 “九秩薪火团队”走访了在学校学习工作41年的寿大军老师。在温馨的访谈氛围中,这位亲历学校从芜湖机械学校到安徽工程大学四次变迁的资深教师,深情讲述了学校九十年的发展历程,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一扇了解校史、感悟办学初心的窗口,共同奏响了一曲薪火相传的青春乐章。
听41年亲历者讲述安工程的青春密码
九十年风雨兼程,安徽工程大学的生命力源于何处?“与祖国同行、与时代同行、与改革开放同行,瞄准社会需求,坚守教育强国工业报国初心。”这是1973年入学、见证四所校名变迁的老退休职工寿大军同志给出的答案。
一段规划定方向,“四个面向”铸初心
1981年,《安徽机电学院专业规划》历经一年打磨,首次提出“面向安徽、面向轻工纺织、面向中小企业、面向地方科研教学”的办学方针。当年,省政府两位副省长牵头,10余个厅局负责人齐聚座谈会,为学校专业方向“把脉”。这份凝聚多方智慧的规划,让安徽机电学院跻身省重点建设高校,更奠定了“地方工科高校安身立命之本”。
一位院长守初心,烽火岁月照征程
谈及学校发展,寿老师的话语绕不开首任院长陶滔——15岁投身革命,16岁入党,24岁任县委书记的“老战士”。在安工程任职期间,他拖着病体擘画蓝图,周日深入宿舍听师生心声,主持基建攻克新校区难题,提出“建设特色新型高等工科大学”的目标。退休后,他整理出版《一千个日日夜夜》,用战斗日记告诉后人:“胜利来之不易,后代应勇担山河建设重任。”
从芜湖机械学校到安徽工程大学,变的是校名,不变的是“扎根地方、服务需求”的赤子心。九十年青春正茂,这份与时代同频的初心,仍在续写新的篇章。
聆听了老教师的故事,团队的同学们不禁感慨:“听寿老师讲述校史,我深深感受到安工程的精神内核——那是‘四个面向’里扎根地方的务实,是陶滔院长带病攻坚的坚韧,更是一代代人“工业报国”的执着。从芜湖机械学校到安徽工程大学,变的是校名,不变的是徽程师生‘踏实肯干、迎难而上’的劲头。作为一名徽程学子,我们要接过这份接力棒,把课堂知识化作实干力量,让前辈们的匠心与担当,在我们手中续写新的荣光。”
(文/图:九秩薪火团队;预审:秦广虎;审核:魏长顺)